第76章秦献公的改革-《历代王朝更迭》


    第(2/3)页

    在此之前,魏武侯还和公子连进行了沟通,他要公子连心甘情愿地回去,要他对自己怀有感激之情;要和公子连做好计划,以便能够顺利夺取秦国的君主大位。只是公子连并不像魏武侯想象的那样简单,他并没有脑袋发热,就答应了下来。因为他深知,魏武侯之所以让他回去,决然不是为了什么打抱不平,而是完全为了魏国的利益。

    此刻如果公子连毫不犹豫便答应回国,则自己就会被魏国利用。如果借着魏国的威势回国,秦国和魏国连连战争,自己必定会受到秦国人的排挤。即使自己在魏国的支持下,能够顺利取得国君之位,在今后的执政过程中,也必然处处受到魏国的制约,自己就会失去一个国君应该有的自由和尊严。而秦国一旦被魏国所制,必然会面临很多的困境。

    对自己和国家都不利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公子连需要认真的思考。

    思考过后,公子连最终决定给魏武侯来一个缓兵之计。他首先感谢魏武侯及上代魏国国君的悉心照顾,然后说明基于魏国国际局势比较紧张,魏武侯应接不暇,所以不愿意让魏国劳师。这就是说,他要利用自己独立的力量,回到自己的国家。魏武侯见公子连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帮助,也没有多做思考,只要达到了让公子连回国的目的,自己的预想就很可能实现,其他的都不重要了。当然,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魏武侯送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车马给公子连,同时还问他什么时候能够启程回国,自己也好准备给他践行的事情。

    公子连当然不会答应立马就走,而推脱说一年之后。公子连其实想利用这一年的时间,细细观察各方局势,同时还准备积极打点好各方势力。也亏了魏武侯的阴谋,让公子连回国夺权的计划被迫提前。

    当时的秦国,已经有很多人和秦出子母亲不和,其中最有实力的当属朝中大臣。公子连首先要拉拢的就是这些个掌握秦国政权的人物。其次,则是联系那些新兴的地主阶级和自耕农,他们的实力虽然不足以颠覆秦国政权,但却是和秦出子利益冲突最大的群体。再次,公子连派遣了一大批能言善辩之人前去秦国,在街头巷尾发布将要施行新政的消息,其中主要涉及打击秦出子所重视的外戚和宦官,维护宫室人员、地主阶级及其他反抗秦出子母亲统治阶级的利益。

    在当时,最可靠的不是金钱,也不是名气,而是实力。而军队则是实力的最重要的体现。没有军队的支持,一切都只不过是空谈。所以公子连将自己此次拉拢的重点,放到了秦国军队的军事将领身上,同时还对那些豪杰义士给予优待,尽量用金钱让他们为自己服务。事实证明,公子连的做法是很正确的,在他的努力下,获取了秦国大多数人的支持。

    这么多人站在了公子连的一方,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公子连才是名正言顺的秦国君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秦国自秦简公开始,多少年以来,秦国不但没有实现雄霸天下的宏图伟愿,反而在黑暗的统治下,朝政日益腐败,国力日渐衰弱,整个河西之地都被魏国占领了,秦国上下一片怨声载道。

    秦出子时期,秦国的政治更加的黑暗,如此下去,秦国很可能被魏国吞并。内忧外患之下,秦国每个国人都希望,能够出现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一改秦国政治上的黑暗、经济上的落后以及军事上的被动,带领秦国重新走向辉煌。秦国的大臣、地主阶级以及自耕农等都明白,秦国唯一的出路,便是着力推翻秦出子的统治,迎接公子连早日归来,在秦国推行新政。

    一年之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公子连只需要回到秦国,便很有可能夺回他失去的政权。于是,公子连走到了魏国的王宫,向魏武侯辞行。30年来,魏国对公子连还算不错,尽管是出于政治目的。无论如何,公子连都需要感谢魏国的盛情款待。为了表示这种感谢,公子连向魏武侯发誓,如果自己能够成功夺回失去的权力,在他的有生之年,只要魏国不主动出击,秦国必然不会与魏国为敌。

    这种说法看似真情实意,实际上则表现了公子连的一腔豪情和虎视天下的霸气。这让一向眼高于顶的魏武侯心中一震,或许自己放公子连回国等于放虎归山。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魏武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条搁浅在浅滩的龙,慢慢地回到属于他的大海。

    恰如公子连所料,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公元前385年,公子连终于回到了阔别近30年的秦国故土。在河西地区,秦庶长菌改早就在那里等待,公子连归国采取的是大张旗鼓的方式。这样能够号召更多的人,名正言顺地回去夺权。

    但公子连归国的消息很快就被秦出子之母知晓,于是,秦出子之母紧急调拨了大量的军队前去河西,准备在公子连尚未归来之时,便将之消灭。但是公子连早就预料到了秦出子之母会有此一招,所以在此之前,他就收买了这支军队的将领。整个军队,其实都已经投向了公子连,除此之外,秦国上下许多人听说公子连归来的消息后,皆前来迎接公子连。就这样,公子连兵不血刃便回到了秦国都城雍城,在军队和人民的簇拥下,公子连很快便将少数忠于秦出子母子之人一网打尽。公子连正式坐上了秦国国君之位,是为秦献公。

    公子连终于实现了坐上国君大位的愿望,但是他富国强民、雄霸天下的最终政治理想,还远远没有实现。在具备了充足的实力之后,秦献公便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的第一步便是废黜人殉制度。秦国的人殉制度最先出现在300年前的秦武公时期。那时,人们以人殉的数量来显示死去者的身份和地位。为此,秦国每年都有大批的青壮年奴隶被杀。此制度十分残忍,许多劳动力被杀严重阻碍了秦国人口的增加,对秦国的农业生产十分不利。

    正是基于人殉制度的这些弊端,秦献公改革的第一步便是废除了这种制度。自此之后,秦国大量的劳动力得以存活,投入了秦国百废待兴的大业当中,秦国的工商业和农业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外来人员的流入,让秦国大批荒山得以开垦,田亩面积大大增加。秦国人殉制度的废除,代之以陶俑来殉葬,标志着秦国的封建制度建设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在秦国都城雍城聚集的那些奴隶主阶级,他们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对秦献公的改革处处掣肘。秦献公大位初立,尚未立下尺寸之功,如果直接和奴隶主阶级爆发冲突,无异于自寻死路。秦献公之所以能够登上君主大位,全靠奴隶主贵族的支持,如果贸然和他们翻脸,必然会落人口实,认为他以怨报德。思量之下,秦献公决定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