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从前从前,有人爱你-《舌尖上的旅行》


    第(2/3)页

    刮风这天我试过握着你手

    但偏偏雨渐渐大到我看你不见

    还要多久我才能在你身边

    等到放晴的那天也许我会比较好一点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

    但偏偏风渐渐把距离吹得好远

    好不容易又能再多爱一天

    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还是说了拜拜……”

    林深鹿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就是,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但偏偏风渐渐把距离吹得好远……

    这大概是一种很伤感的情绪。

    也大概很能代表林深鹿的心情。

    故事的最后,喝一杯酒,然后和一切说拜拜。

    ……

    次日天明。

    林深鹿带着所有行囊去了机场。

    一直到今天的天亮,林深鹿也没收到海蓝鲸的回复消息。

    林深鹿知道,大概率这丫头是自己先去了。

    从篁岭旅行之后,这丫头就喜欢玩这个路数。

    单独行动……

    给自己惊喜。

    但是一般情况下不都是自己才是那个惊喜的创造者么?

    或许这就是林深鹿从没有反感海蓝鲸的原因……因为这个丫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和自己很像很像……

    ……

    林深鹿是个美食家。

    嗯,虽然自己挺不务正业的。

    但是到每个地方之前,肯定是已经将这些地方的美食摸索的非常清晰。

    就像是接下来要到达的恩施,    其实就是个非常不错的美食之地

    地处鄂西武陵大山里的恩施,    东接武汉,西接重庆,南边靠近贵州、湖南,在饮食方面,既有湖北菜的豪放本味,又有川渝的麻、湖南的辣、贵州的酸,加上土家族的独特风味,最终成就独一无二的恩施风味。

    林深鹿知道的传说这恩施洋芋就有一千种吃法。

    土豆,恩施人更爱称它为洋芋。

    洋芋之于恩施人,就像牛肉之于潮汕人,鸡之于广东人,兔头之于四川人,下不了当地人的餐桌。

    “早上金苹果,中午马尔科,晚上洋芋坨坨打汤喝”这是在恩施很流传的一段话,其中的金苹果、马尔科都是当地土豆的品种,可谓是最精髓的总结了。

    恩施人爱吃洋芋,    不仅是因为本地的洋芋和外地不同,    更在于吃法多样。

    洋芋丝丝、洋芋片片、洋芋坨坨、洋芋粑粑……比英国人的薯格、薯条要丰富得多。

    林深鹿对这洋芋丝丝很感兴趣,    据说这味道可酸可脆,    洋芋片片小火炕得糯糯的,软绵喷香,如果是大火过锅一炒,便又是另一种香脆的口感了。

    坨坨要炖到烂才够味,和四季豆一起放在高压锅里面焖是夏秋之际,最常见的家常做法。

    洋芋切片过水晒干,就是土家人自制的薯片了,过油一炸,蓬松爽口。

    洋芋打碎,淀粉沉底用水漂白晒干,便是冬天,一家人爱吃的腊肉炒粑粑。

    而最令人难忘的,还数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炕洋芋。

    炕,是煎、炒、焖、烧之外的另一种烹饪手法。

    一把柴火,一口平锅,少许油,一点盐和辣椒,就能做出一道焦黄的炕土豆。

    撒一点调味粉,扔一把葱花,一碗土豆就可以出锅了!

    吃的时候自加一勺老板的酸萝卜丁,这才算是吃出了炕洋芋的灵魂。

    炕洋芋还可以升级,把洋芋炕得差不多后,将沥过水的米饭盖在上面,小火焖到土豆和饭都炕出焦黄的锅巴,打开锅盖就饿能听到滋啦的声音,洋芋饭也就可以出锅了。

    将土豆和米饭压碎成土豆泥,是不需要任何菜都可以吃上两碗的神仙组合。

    ……

    还有这恩施的过早文化,是从一碗豆皮开始的。

    在过早文化上,恩施和武汉同源。

    恩施人的过早,通常就是从一碗豆皮儿开始的,有着“油香酥、烧饼脆、豆皮儿管饱还不贵”的过早老三样说法。

    而此豆皮儿和武汉豆皮,完全不是一回事。

    恩施豆皮儿是将米或者玉米等粗粮磨成粉,在锅中一圈一圈炕出来的类似面条一样的主食。

    热汤热面,加一勺店家秘制的浇头,满足地、麻溜儿地打开新一天。

    豆皮好吃,还在于浇头。

    每个过早店都会有数十个铁盆,装着炒好的各色浇头,酸菜肉丝、肥肠、鸡杂算是出座率最高的。

    除了豆皮,包面、蛋皮在早餐中也有一席之地。

    包面是比馄饨还小的当地馄饨,皮大肚小是它的特色,一口一个刚刚好。

    而蛋皮,顾名思义,就是用鸡蛋摊成的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