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第三种也是浇釉,也叫淋釉,同样是分为手工浇釉和机械浇釉。 浇釉的方式特别多见于元青花,现在也有使用。 一般都用于一些比较大件的、不容易搬动的器皿,比如鬼谷子下山的大罐或是大的梅瓶。 通常会将釉料放入一个大缸,在大缸中间横置一条木板,施釉时,将坯体放置于木板上,一边不断地搅拌釉料,一边舀着釉料均匀地浇到器皿上。 机械浇釉的原理是不变的,区别仅在于坯体置于旋转的机头上,边转边浇釉,离心力的作用使得釉浆能更均匀地附挂在坯体上,这种也是大工厂的流水线作业会用到,现代匠人手工很少用到。 这第四种就是刷釉也叫涂釉,就是手工用毛笔或刷子刷釉、机械刷釉。刷 刷釉在青花上用的相对比较少,颜色釉用的比较多。 刷釉用的是毛笔或者是排笔,排笔就是一排有点像刷子一样的笔。 青花在施釉后,需要进行淋干,偶尔有些地方会出现鼓包等小状况,鼓包破掉之后会造成一个小坑,这个时候就需要用毛笔刷釉进行修补。 机械刷釉,就是用机械臂替代人工进行刷釉。 除了为体现某种特殊的烧成效果之外,很少会进行全部刷釉,基本都是刷一部分,比如一笔下刷呈现出花釉的拉丝效果等。 这现代烧制青花瓷最后一种施釉方法就是荡釉,纯手工荡釉。 荡釉基本就是用于瓶子器皿的内部,因为这个区域特殊,吹釉和刷釉的方式都无法进行,于是采用了荡釉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把釉料倒进器皿里面,举起器皿,稍微摇晃荡一荡,等吸收的差不多了,把釉料倒出来就可以了。 萧章目前来看,这如意罐内部要用荡釉,大碗内部用刷釉,而外部都可以用浇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