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青花五法!白描与分水皴-《工匠之王》
第(2/3)页
步骤的最后一步是调整和完成画面。
而且这青花瓷上的绘画也有很多种画法。
这第一种就是一笔点画。
所谓一笔点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笔尖或中锋一次性画出图案,不需要点、染、皴、涂等二次上色。
与是否连笔一笔呵成没有什么卵关系,据说元青花有这种画法,但全国也没几件,明代早期民窑这种画法倒十分常见,永乐时期的民窑多数都是这种风格,很多人都说美的不可方物,审美和历史一样,还是向前发展的,还有后期画法绘出的图案更美一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画法二就是勾勒点染。
勾勒点染这四个字如果非要断句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勾勒和点染,而不是勾勒、点、染。
这概念就是勾勒点染就是用或粗、或细的线条勾勒纹饰,再加以点染渲染,绘出所需图案,明代宣德朝以后延续至清代,这种画法在民窑上十分常见。
先勾勒出轮廓、再用点或者染的方法装饰,在国画的技法中,点和染基本分不开,因此所说的点染是一个意思,断句为勾勒和点染,但作为一种瓷画法,这里的点和染可以理解为点画,用于区第三种画法。
这第三种画法就是双勾填色。
这种画法就是用线条勾勒纹饰的轮廓后再填入青料,与勾勒点染法相比,二者同样是先画线、后装饰,看样子是没啥区别,但是在在同一时期的青花瓷上是可以区分的,但不很明显,基本区别是双勾填色更规整,勾勒点染更随意,如果把前面勾勒点染理解成勾勒点画,那么这里的双勾填色就应该理解为双勾填涂。
从瓷器绘画的演变来讲,一笔点画早于勾勒点染,勾勒点染早于双勾填色,至于一笔点画和勾勒点染为什么延续到清代,那是因为清仿明的结果,而双勾填色是一直延续到现代的主要画法。
这画法四就是白描了。
这里说的青花瓷白描与现代绘画中的白描意思有些接近,就是用青花料一笔一画的画出所需图案,这里与一笔点画又比较接近了,主要是青花瓷白描用的是硬笔,一般画的是直线,非常细,而且一致。
一笔点画用的是软笔,画出的图案形随意走,不直、不均匀。
明末一些树的造型类似海藻,用的应该就是白描画法,延续到清代中期,有一种细路瓷,将这种方法进一步发扬光大,但不得不说,白描只是一种辅助画法。
画法五就是分水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