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皇甫清说:“记得十年前我们在火车上碰到的那次吗?我是去云南我舅爷家的表姐那儿的,表姐开了个小饭馆,听说生意特别好,让我过去帮忙的,顺便还能挣点钱。” 那时候的皇甫清,也就十五六岁的模样,女孩子这个年纪,应该都是在上学,而她却一个人不远千里要去云南挣钱工作。 欧翔当时舌尖卷了卷,想问的,可是最终,什么都没问。 他自己出身贫寒,收养他的中年男人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农村木匠。 木匠没上过学,早年结过婚,有过老婆,还有个孩子早年夭折,之后便一直没了孩子。 再后来,妻子去世了,只剩下他一个人。 那时候,他大概三十五六,人老实,能干,还有一手木匠手艺,也不是不能再找个。 但他没找,就自己清清苦苦的过了近十年。 十年后,去孤儿院,领养了他。 也是在后来,他从邻居那儿得知木匠领养他的原因。 说是木匠之前生了一次病,硬生生在床上躺了三天无人问津。 等身体稍微好起来后,他觉得人生不能这般过下去。 现在是生病,未来年岁大了,他躺在床上死了,都没个收尸的。 将近五十的年纪,他也没想过再找个人,居然是领回来一个孤儿。 这让村里许多人都疑惑不解,但想想,似乎也合情合理。 木匠供养他读书的,如果不是他突然去世,他甚至有机会读大学的。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木匠去世了,在他十五岁那年。 那一年的木匠,还不到六十岁。 而他那时,将家中积蓄全部拿出,还跟街坊邻居借了一笔钱,算是给木匠安排了一个还算体面的葬礼。 之后,经济实在无法维持学业,辍学,接起木匠的伙计,成了村里的小木匠。 平时挣得钱,用来还债,和简单生活。 日子清苦,但是还不至于饿死。 他想,如果没有听说国家征兵,他的人生,可能就在那个小小村落度过去了。 可是皇甫清,这般热情开朗的女孩儿,不说家庭条件如何,单单是她那口中的表姐,借点儿钱给她读书,未来加倍奉还,也是可以的。 真没必要那么年纪轻轻就外出工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