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世界大战-《大宋日月记》
第(3/3)页
但他毕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即便拥有一颗伟大而勇敢的心,即便坦然接受英雄末路的悲剧,也难免流露出个人的情绪……
临安城中,金銮殿上,凶耗接连传来,赵构小儿魂飞魄散,瘫在龙椅上瑟瑟抖。
宰相秦桧还算镇静,提议趁圣军立足未稳,解散百司,开城纵民,君臣乔装,夹于百姓中逃遁。
时光又闪回,明日目露凶芒:“闪击战其四:如尖刀出鞘,直插对方心脏,一击致命!”
就南宋君臣乱作一团的时候,圣军已按既定的作战计划,连夜完成了部署。
圣军水师封住外城五座水门,并沿钱塘江逼近皇城南侧,船舰一字排开,防止赵构走水路逃跑。
两万圣军骑兵以组、队为单位,自东南面的江边为始,横过西湖长堤,贯至北关,重点封住临安外城的十三座城门,以巡逻小组不间断监巡城门之间的距段,主力则集中于北关余杭门前。
明日下了严令,连一只狗也不能放出城。
他很清楚,自己精心策划的闪电战其实是一场豪赌,要么胜、要么败!
因为无论在兵力上或资源上,初生的东胜神洲都无法和南宋持久对抗,何况还有个金国在后虎视眈眈。
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掉赵构小狗,摧毁匹夫意志代表国家意志的封建统治中枢,才能令南宋陷于全面瘫痪!
到那时,大英雄自然要挺身而出,自立也罢,拥立新主也罢,总之,明日就能将圣军的胜利果实拱手相让,成全岳飞的不世英明,自己便可以安心退出历史的舞台……
明日打的好算盘,历史真是他手中的算盘珠么?至少现在是!
天一亮,圣军的随军炮队便将所有的火龙出水集中于北关余杭门前,只待主帅一声令下,就要轰开南宋都城的门户。
却听得对面一声炮响,城上冒出了黑压压的人头,手持刀枪棍棒,大部分是百姓装束,只有少数是宋军官兵。
为者乃一白苍苍、面带病容的文官,其一声沙喝:“大圣,可认得老夫么?”
明日定睛一看,翻身下马,恭身一拜:“老大人,你缘何在此?”
文官咳嗽数下,喘息片刻,方又开口,语气不知是恨是斥:“好个红义士,好个明日,你骗得规好苦!”
原来那文官竟是陈规,顺昌之役后,调任庐州知州。
这个爱国老人毕生为国为民,积劳成疾,直至不能理事之际,方不得已转入临安治疗。
却闻圣军突袭,陈规抱病上殿,将个只想弃城逃命的秦桧驳斥一通,进谏赵构,只要能守住临安五日,各路勤王大军一到,叛军自会崩溃。
赵构亦觉陈规所言有理,而秦桧提议风险太大,当下问满朝文武谁来守城?
那秦桧三世位极人臣之后,还未受过当面被斥的折辱,居心叵测地提出只有陈规堪当此任。
赵构本就对陈规守城有信心,只因其有病在身不便加负,此时顺水推舟,当即廷拜陈规为亲征元帅,负责临安防御。
陈规不顾病体,临危受命。
但这个亲征元帅却是虚衔,临安城中仅有万余大内禁卫军,还要镇守皇城,赵构只拨给两千兵力,其余皆靠陈规在百姓中招募。
陈规连夜动员临安百姓,慷慨陈词,以靖康奇耻、开封之祸激励民众,竟召集了五、六万的义勇健儿,分兵器,由官兵带领,上城部署防御。
晨报圣军主力列于北门,陈规就亲自上城,欲说服明日退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