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战前准备(下):可俺们有机械化-《迷失在一六二九》


    第(2/3)页

    这种精度用来射击人体已经足够了,也就是说他们的自制弩已经具备了实战能力。    于是在各项测试合格以后。    这种弩机开始被作为火枪的补充替代品而大量生产。

    弓在明朝军队中装备很多,而且并非管制武器,海南这边民风剽悍,就连普通猎户家里往往都有一两把弓,因此穿越众们在收集原材料的时候很容易。

    他们首先搜刮了临高县武库,这里先前好歹也是个百户所,武库中还是有一些存货地。    经过一通彻底翻检,扣除那些锈蚀腐烂的,在仓库里总共找到了二十多张弓背,以及五十多条加工好的弓弦。    再加上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    又从民间收了些质量好的材料,兵工厂便再度开工了。

    不过这次的主角从王若彬变成了肖朗。    这小伙子非常娴熟地向大家展示了他的机床技艺,用电动机床制造那些弩机配套零件效率极高,只要有人设计出第一套样板来,肖朗就可以用硬木块加工出完全一模一样的配件。

    截止到几天前,他们得到即将开战的消息时,穿越者们已经拥有了将近七十把加工好的强弩。    加上原有的六十来支火枪,总算能把所有人员都给武装起来了。

    最近这段日子,领到了弩机的同志们都在忙着练习射击,虽然在制造时把其它配件给统一化了,但毕竟作为核心的弓背和弓弦都是单独收来的,这就导致每一把弩的撅张力都不太一样。    唐健要求大伙儿没事多练练,尽快习惯分配给自己地弩机,或者说——找到“手感”。

    和火枪子弹相比,弩箭地制造可就要方便多了——把大小合适的硬木段成批送入电动车床入口,拉出来就是长度直径完全一样地光滑木杆,连重心都差不多。    然后再去装上铸铁箭头。    黄建成那边的炼铁高炉已经发展到第二代,用铁水浇铸一次可以作出上百个箭头,用电动砂轮稍微打磨一下就非常锋利——有了电力就是方便。

    箭头特意给浇铸成了三棱形,射入**之后形成的三角形伤口极难包扎。    如果不是因为沙模做不出太复杂的样式来,黄建成甚至想给箭头上开血槽,那威力更可以倍增了。

    在高强度练习之下,这种弩机的缺点也开始暴露出来:每次射击都要弯腰用力拉弦,一两次还行,但在连续射击了十多次以后,大多数人就连腰都弯不下去了。

    “苦练叉腰肌!”很快成为团队中最流行的口号,所有人都被要求在临睡前至少作100个仰卧起坐,即使那些预定拿火枪的都不例外,因为到时候可能需要他们帮忙上弦。

    弓弩的另一个缺点是射速太慢,即使最熟练的弩手也需要将近10秒时间来上弦,考虑到弩机最具威力的距离只有区区60米,真要和敌军面对面碰上,这边最多只有射击三到四轮的机会,对方就冲到面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