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雷霆之势-《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第(1/3)页

    第170章雷霆之势

    扬州这边,已经得到了皇帝亲领大军南下的消息。

    毕竟崇祯皇帝虽然不是官宣领兵南下,但是曲阜那么大的动静,还有徐州这边的剿匪,又停留了三天,怎么都够人打听清楚消息了。

    如果不是皇帝亲领,曲阜孔家的处置不会这么激烈,也不会这么快速!

    如果不是皇帝亲领,高杰怎么会归入京营,陈永福又怎么会归入京营,更不用说,徐州比试时候,那“吾皇万岁”的吼声,是那么的震耳欲聋!

    扬州府这边,对于皇帝亲自领军到来的消息,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对于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来说,那绝对是欢喜的。

    要知道,南京虽然是六部,但大都是没有实权,养老的存在,远离真正的权力中心。史可法虽然被派在扬州镇守,可要是能去到皇帝身边,谁会不喜欢?

    而对于扬州的大盐商来说,感情就有些复杂了。

    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盐商,一是秦、晋的西北盐商,另外一个则是徽商。

    这些盐商中的山陕商人不但经营淮盐,还扩展到典当、布匹、皮货、烟酒等行业。

    但既占地利、又得人和的徽商异军突起,咄咄逼人,且因其“左儒右贾”的传统,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动辄喜欢发起诉讼,与山陕商人屡屡发生利益冲突。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没文化的吃有文化的亏,双方争斗多以徽商胜出。于是,要发奋读书。但是,这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商籍的科举名额。

    此时,皇帝以雷霆之势出手,竟然把所有这些萝卜连根带泥地拔了起来。如果不是因为手里有军队的话,怕也不行。

    至于扬州府知府,早在那瑟瑟发抖,知道自己完蛋了。

    史可法领扬州官吏并地方乡绅,前出十里迎接圣驾。

    崇祯皇帝接过一看,丝毫不意外,这几年几乎年年如此。官绅豪强的粮田,基本上都没收,普通百姓的粮田,各种理由加赋,百姓交不起就弃田逃走,最终这些粮田就又归入官绅豪强手里。

    少收他们一些税,就能赢得他们的好感,官场上也能成为助力,何乐而不为呢!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转头看看窗外呼呼的北风,心中是有一些疑惑的。

    一时之间,扬州的百姓,听到大街上传来马蹄声,喝骂声,哭泣声,让他们都在家里瑟瑟发抖。

    史可法一听这话,心想这倒是容易的,当即便回奏道:“微臣领旨!”

    盐商们,在史可法离开之后,他们也都是各自散去,一肚子的气:出钱给皇帝面子,又冒着天寒地冻地去拍皇帝马屁,结果拍到了马腿上,真是晦气!

    好些个人回去的时候,都交代手下,皇帝就在城外,让他们都尽量躲自个家里,免得招惹麻烦。

    此等盐政革新,先由扬州试行,旨意传回京师。

    不过这还没完呢!崇祯皇帝当即传旨,让方正化亲自带着五百锦衣卫校尉入驻知府衙门,从里到外全部控制,然后让两个师爷带着,查近几年的账目。

    看到皇帝冷着脸在那里,方正化又奏报道:“万岁爷,扬州豪强,多有官府背景,其中几个徽州的大盐商,更是和应天府勋贵有瓜葛。”

    因此,此时崇祯皇帝一说之后,虽然这些将领都诧异皇帝没有带他们去平乱,反而要先整顿吏治,但是他们也是没有丝毫含糊,当即全都出列,双手抱拳,齐声应道:“末将遵旨!”

    等到了晚上,方正化从城里回来,把整理后的结果呈送御前。

    就他们存着的粮食,够五万军队用上两个月都有剩。

    他的时间有限,不能在扬州墨迹,直接快刀斩乱麻,处理扬州这边的事情。

    大概数目出来之后,崇祯皇帝便吩咐史可法做事了。

    这种事情,其实不难查。只是有权查的人,往往就是一伙的,那还查个屁!

    赋税就这么欠着,欠了几年之后,朝堂大佬要核账,说反正是收不上来了,不如让皇帝做个顺水人情,免了这些欠赋。

    然而,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却是点点头说道:“朕是要在扬州休整几天……”

    京营中是有兰陵营的,但是兰陵营中的女兵毕竟只是普通妇女,学了一些基本的救治方法来照顾伤兵。有些情况,还是要郎中看看更为稳妥一点,药物之类,也是扬州城更齐备一些。

    如果贼军和叛军的兵锋再往前推进的话,就要到应天府了。这个局势,对于南方来说,肯定是很危急的。

    史可法见盐商不买账,自己也扫兴,听到扬州府知府的话,便借机下台,不再提军饷的事情,只是说些和接待皇帝有关的事情。

    京营大军行进,负责哨探的夜不收是全面撒了出去,为军队的耳目和眼睛。李来亨负责一个方向的夜不收,正好就撞到了。

    跟在后面的那些官绅看到这一幕,不由得一个个都吓得变了脸色。

    因此,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后,不再理会驻扎的事情,而是继续问史可法道:“可有粮草补给?”

    史可法没想到皇帝会追根问底,犹豫片刻之后才回奏道:“总得先让京营将士有个休整的地方,至于原有军卒的安置,微臣再想想!”

    “奴婢遵旨!”方正化听了,立刻答应一声,当即点了个锦衣卫总旗,让他带着手下,架着这个扬州府知府先往城里而去。

    讨好一下皇帝,他们是乐意的,可要他们解决军饷问题,这可是个无底洞,谁傻?

    但是,史可法对于朝廷又确实是忠诚的,尽心尽力地当个裱糊匠,试图整合各军阀为南明朝廷所用,收复北方山河。结果高杰自大,收复河南之后被许定国暗算导致北伐失败。

    于是,史可法牵头,商议如何迎驾的时候,扬州的这些大盐商自然积极参与。

    因此,在很长的时间内,能通过科举考上进士的,一般都是非常聪明的那批人。

    史可法在这拥立皇帝的事情上表现得非常被动,极其弱智,还有随后在战略上,指挥上也没有表现出一个朝廷大员该有的水准,甚至提出了联合满清打击李自成贼寇的方针政策,却看不到满清迅速击败李自成大军占据了京师之后会引发的局势变化。

    第三,地方军队结算军饷,不得拖欠军饷。

    崇祯五年的时候,经徽商联名上书,巡查两淮盐政的官员上书,请求凡盐商子弟均可就地入学,获得崇祯皇帝批准。这些盐商,对于崇祯皇帝自然是感激了。

    可这一次,崇祯皇帝来查了,真相自然就非常清楚地摆在了他的面前。扬州府有粮田多少,属于谁的,谁家交了多少,或者没交税等等,一清二楚。

    只听崇祯皇帝喝问道:“扬州府的赋税情况如何?”

    看到皇帝似乎忙得告一个段落了,方正化便请示道:“万岁爷,是否要传旨给操江提督,让他领船队前来接军队过江?”

    之后,各衙门的衙役纷纷出动,沿着运河两岸一些有碍观容的,纷纷要求整改,有乞丐、难民之类逃来扬州城的,纷纷驱逐。一时之间,扬州城内外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等到傍晚时分,崇祯皇帝正在想着该怎么做时,帐外李来亨求见。

    结果,崇祯皇帝在他们见礼之后,却是严肃地说道:“扬州吏治腐败,虽是繁华,百姓却是困苦不堪。盐政收入之大,朝廷所得却远不及区区盐商和他们背后主子得利之多。朕决意以雷霆之势,整治扬州,革新盐政……”

    身材不高,消瘦,带头跪拜,山呼万岁!

    崇祯皇帝看着这一地的扬州头面人物,果然一个个穿着都是绫罗绸缎,貂皮棉衣。一眼望去,就连很后面跟随的那些仆从,穿得也都是不错。

    对此,盐商肯定是拥护崇祯皇帝这个政策的,也对崇祯皇帝有好感。

    粮食绝对是有的,但是没进官仓,也没到老百姓手里!

    基于这个原因,崇祯皇帝直接开始查账。

    因此,史可法等人判断,皇帝大概率不会在扬州驻扎,而是过江到镇江府,然后入应天府去面对贼军和叛军。

    可是,皇帝领兵南下的时候,横扫运河两岸的贼寇,其中有些人养的黑手套,自然也遭到了打击,这就让他们不爽了,当然,这是暗地里不爽。

    包括扬州知府在内的一众人等听了,立刻聚精会神地听着。

    对于这些,崇祯皇帝暂时顾不得理会。他坐镇知府衙门,底下陪同着脸色苍白的史可法,听着锦衣卫校尉进进出出地禀告消息,抓获了某某大盐商,查抄了多少金银财物,商铺,货物等等,审问了某某某,核实了什么情况等等。

    这些问题,他压根想都没想过,却没想到,皇帝竟然想着这些问题,还问他了。

    结果没想到,皇帝竟然问得这么具体!

    然后地方军队方面,崇祯皇帝直接让史可法的义子史德威统领。

    就这么的,知府衙门的内内外外,全都是锦衣卫校尉把控,原有衙门的人,包括知府家属,属官,衙役等等,也全都被控制在衙门里面。只是看这个架势,就是气势汹汹的样子。

    因此,浙江这个产茶大省,一年只有几两银子的茶税,对后世来说,绝对是骇人听闻的事情,但是这个时代的文官,却都能形成默契。

    史可法听到这话,便立刻问道:“诸位乡贤能有如此善心,实在值得称道。如今扬州之驻军自招募以来,已有三个多月的军饷未发,不知诸位能否凑凑,免得当兵的闹到陛下那边,万一裁撤了扬州驻军,贼寇来时,就没兵力可用了!”

    一天之后,扬州城戒严解除,但是城防依旧控制在京营手中,城中也有京营军卒巡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