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昨夜已知卷宗室在何处,六人熟门熟路地绕过长廊,进入了卷宗室。 再度点燃蜡烛,只见卷宗室内整齐排列着十余个架子,上头陈列着数不清的卷宗。 傅河道:“这么多,咱们得翻找到明日白天吧?” 傅辞翊却道:“不必到明日白天。” “那咱们如何找?”颜博简眯了眯眼。 傅辞翊指了指卷宗上头的灰尘:“有灰尘的,说明近段时日不曾动过,咱们也不必翻找。” 颜博简笑着接话:“而没了灰尘的,要不就是新卷宗,要不就是有人时常翻过,妙哇!” 于是,六人屏息凑近了瞧灰尘。 一连瞧了七排架子,不知是傅正青懈怠政务,还是凌县事务不多,多数卷宗陈旧,积了厚厚的灰。 镇丰道:“傅正青定不是好官,我瞧着好些案子都没结案,就丢在地上了。” 连架子都不搁。 镇收道:“瞧这灰厚的程度就知晓了。” “问题是咱们连瞧七排,还没有,莫非也不在里头?”傅河皱眉。 傅辞翊不发一言,顾自往里走。 这时,颜博简道:“这两排没有灰尘,或许就在这里,咱们要不在此细细寻一寻?” 傅辞翊闻声,转回身去到颜博简身侧。 眼瞧上头的文书基本都是户籍与赋税,他摆了摆手:“这两排不必再寻。” “为何?”颜博简不解。 傅辞翊解释:“昨日我隐在梁上,听到傅正青与陆问风的谈话,这户籍与赋税而今是陆问风经手,想来傅正青不会将自个的重要物什丢在其间。” 昨日他们隐在县衙各处屋顶的梁上,就是为了暗中收罗消息,同时观察地形。 他所隐之处,正好傅正青与陆问风过来争吵一番。 颜博简颔了颔首:“经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昨日有人经过我那根梁下时,曾说县令时常去卷宗室。” 傅辞翊道:“那就在卷宗室里了。” 遂将目光移向墙壁。 五人跟着观察墙壁,纷纷摸索墙上有无凸起。 却无发现。 傅辞翊蹙眉环视一周。 傅正青为人谨慎,他若不将重要凭证藏在家中,那么就在县衙。 而县衙人来人往,实则容易被人发现。 可谓危险之地。 或许在傅正青看来,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安全。 相对旁的地,此处卷宗室不是县衙内等闲之人都能进来的,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安全。 那么,会藏在哪里呢? 第(2/3)页